分享查理·芒格对我影响很大的几条忠告
1、远离那些“有毒“的人,越快越好,即便损失点钱也值得!
2、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吸取别人的经验。)
3、享受结果,也享受过程,因为你活在过程中。(以结果为导向去行动,但享受在向结果而努力的过程)
4、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5、拥有一样东西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6、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我们不能一味逃避。遇到了难题,把它彻底搞明白,难题就解决了一半。搞懂之后,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解决方式)
7、每过完一天,要努力比早上醒来时更聪明一点点。
8、理解复利的魔力和获得它的困难是理解许多事情的核心和灵魂。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做有具有长期价值、有复利的事情)
豆瓣 8.2,吹爆达里奥推荐的这本神书
大家好,我是猴哥,一个每天阅读字数过万的读书人。
我们都知道早睡早起,运动健身,读书学习等这些好习惯的好处,能让我们的生活往积极方向前行。
但也许你自己也努力过,借助打卡软件,但也没有养成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真有这么难么?读懂这本书你也可以做到
猴哥强烈推荐这本销量过百万的《习惯的力量》,作者查尔斯·都希格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习惯的成因,能使我们更好地形成一个习惯,或者戒掉一个习惯。
01 习惯是什么?一个好习惯,益终生。
那什么是习惯?
习惯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反复做的事情,几乎成了我们的第二天性。
查尔斯在《习惯的力量》就揭秘了习惯的三要素。
习惯是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励组成的自动化回路,是大脑的一种省力机制。
如果我们要想形成习惯,就必须先明确习惯的三个要素。
当你的暗示、惯常行为、奖励形成一个习惯回路时,你能让自己走在建立好习惯的路上。
这样的习惯回路是这样的。
首先是某个信号或情境让你想要做某事(暗示),然后是你实际去做那件事(惯常行为,或者说习惯),最后是由于做了这件事而获得的满足感或奖励(奖励)。
这个循环一遍一遍地发生,就形成了我们的习惯。
睡前刷手机这个习惯其实挺常见 ...
自己无法静心看下书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猴哥,一个每天阅读字数过万的读书人。
有粉丝问我:看到猴哥我每天阅读这么多,自己也想来读书,但是自己静不下心来,内心很焦虑,不知道怎么办?
首先,这种焦虑是积极性的,说明你内心是想改变,渴望变得更好,但是苦于暂时没有办法改变现状。
其实也没有必要焦虑,只要自己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哪怕小小的一步,那今天就没白活。
然后再来说说阅读的目的。
阅读目的就是获取信息,只不过读书是成本最低的获取高质量信息的一种方式。
01 什么是高质量信息?我们通过社区网站、短视频平台、电视、广播等了解到的都是信息,但这些信息不一定就对我们有用。
只有那些对于我们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知识,才是高质量的信息。
比如,你因工作性质长期久坐办公,导致腰部出现疼痛,今天刷到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个健身博主在讲述如何通过运动来缓解腰部疼痛,增强腰部肌肉,改善腰部环境。
这视频内容就是高质量的信息。
02 获取高质量信息的途径我自己了解到的获取高质量信息的途径有三种。
第一,请教在某个领域很有成绩的人在某个领域很有成绩的人,他们对于这个领域,或者说赛道,一定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如果自己也想进入这个领域,行业,向这些前 ...
你不是不爱学习,而是精力被消耗
大家好,我是猴哥,一个每天阅读字数过万的读书人。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你晚上下班回到家之后,吃完晚饭,洗完澡,感觉整个人精神放松。计划晚上看书学习,一看手机晚上 21 点,想想时间还比较早,先刷半个小时手机,看看短视频,再来学习。
但半个小时之后,你想着来学习,发现这时自己精神上很疲惫,大脑拒绝,就想着瘫着不动。
我之前也经历过,后面自己想杜绝这种情况出现,自己想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刷短视频看似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消遣方式,越刷越爽但大脑没有休息到,精神上就还是疲惫的。
但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代价,悄然间蚕食着我们的精力,而人的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
一旦每天精力消耗殆尽,就很难再有心力去投入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一本,专门讲精力管理的知识。
01 什么是精力?精力就是一个做事情的能力。
每件事情——不管是与同事的互动、做出重要的决定,还是陪伴家人,都需要精力。
精力的重要性看似显而易见,却经常被人们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忽略。如果精力的多少、质量、集中程度和力度不恰当,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人的 ...
AI 革命下的内卷风暴
大家好,我是猴哥。
最近人工智能领域可谓是进展神速,变化是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东西涌现。
有种“人间一天,AI 一年”的感觉。
一、模型遍地开花ChatGPT 的火热,点燃整个 AI 领域,继百度打响国内大模型第一枪后,4 月份国内的大厂纷纷推出自己家的大模型。
看到名字第一刻,我还以为是文艺复兴,这名字起的真就太文艺~
商汤的“日日新”大模型
阿里的“通义千问”大模型
腾讯的“混元”大模型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
知乎“知海图AI”中文大模型
还有一些产商也跑步入场。
国内的产商开始内卷就算了,国外也开始内卷了。
Meta 公司的“LLaMA”模型源代码遭泄露,模型性能跟 GPT-3 不相上下。
后续斯坦福、UC伯克利等大学都基于“LLaMA”进行魔改。
斯坦福魔改的 stanford_alpaca 模型,仅用了52k数据,性能约等于GPT-3.5。关键是训练成本奇低,不到600美元。
自UC伯克利、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魔改的 Vicuna 模型,据说性能能跟 GPT-4 抗衡。
微软是全球最大的开源贡献者也坐不住了,开源 DeepSpeed,还 ...
一个开放的未来之门
最近火爆的热点就是 ChatGPT,而且版本更新迭代是太快了。4.0 刚推出不久,5.0 可能会在今年冬天问世。
AI 发展速度太快,一方面带来焦虑,很多人担心是自己工作会被取代,失业。正如,女装店铺老板,利用 ChatGPT 结合 AI 绘画,能实现半天产出上百张,甚至上千张衣服展示图,而且效果还挺真实。
看完图片,那么你觉得摄影师、模特、设计师会不会失业呢?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ChatGPT 正在成为一场技术革命的引爆点。未来的可能无限大,很多行业会被重新洗牌。现在才刚刚开始,正是把握住这个机遇的最好时机。
ChatGPT最近推出了Plugins功能,它将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应用场景。Plugins功能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可以自己定制ChatGPT的功能,让ChatGPT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需求。
我想说的是:程序员的春天到来了!
现在市面上针对特定场景,还没有好的 C 端产品以及 B 端产品。程序员懂技术、了解下痛点和需求,开发出基于 ChatGPT 的某个应用,那前景无限好。
不知道做什么?那可以把自己带入到某个身份上,拓展下思维,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挖掘。
假设你是 ...
ChatGPT 4.0,AI 创造未来的无限可能
今天早上,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都是 ChatGPT 4.0 版本的消息。
我已经体验 ChatGPT 有 2 个多月,最大使用感受是 ChatGPT 3.5 版本真的强。利用好这玩意,能帮助自己高效地完成工作、解决问题。那 ChatGPT 4.0 版本问世,是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
简单说下,ChatGPT 是什么?ChatGPT 是具有人性化的 AI 聊天机器人,可以进行智能对话、情感分析、文本摘要等任务。
我分享下我自己利用 ChatGPT 干了啥事情?
我剪辑视频,视频标题一般是在网上搜索,自己再优化。现在我利用 ChatGPT 给我写标题,一分钟就搞定,而且质量还不错。
同样写短视频内容文案,ChatGPT 也是信手拈来。
有时候晚上用 Python 写小工具,我可以思考程序架构和逻辑,利用 ChatGPT 帮我写代码。
比如忘记邮箱的正则表达式怎么写?
呼叫私人助理—— ChatGPT 上线帮忙解决,轻轻松松就搞定。
它还温馨提醒我可以复制粘贴到编辑器中,哈哈哈,当时笑死我了。
当然还有很多有趣的事,调教案例,有时间再来分享。
ChatGPT 4.0 发布,带来新的特 ...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大家好,我是猴哥。
自己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在公众号发文章了。如果公众号官方有个机制,对于长期不更新的公众号有收回的权限,我的『极客猴』不知道被收回多少次了。哈哈哈,开个玩笑,言归正传。
我写这篇文章其实就花了 1 个多小时,但是在写之前,我是花费大量时间在思考。我在思考什么?我思考我的文章是否能给大家带来价值。如果文章无法提供价值,那写与不写有什么区别呢?
一些新闻资讯的文章,能给我们带来当前的信息,这也是价值,只不过这价值可能时效性比较低。如果一些文章能给大家带来思维提升,技能提升,这带来的是价值,而且是专业价值。
因此,我在一番思考和研究之后,决定一个重要的决定:帮助零基础/编程小白想学习 Python 解决如何学习的问题,实现从零基础到入门,再到找到工作。
所以来跟关注我的读者说说。现在还关注我的,我觉得都是铁粉了。
一、起因我一开始是没想到这个决定,我自己虽然是科班出身,但编程还是我自学起来的。选择自学方式,确实走过很多弯路。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无法解决,通过百度/谷歌搜索引擎寻求帮助。
如果能找到解决方案,那是最好的不过,能省大量时间。 ...
为什么我总是想不到好点子呢?
大家好,我是猴哥。
消匿了大半年,今天爬上来聊聊“思维地改变”。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实在是太经典了。
我们每个人的差异点在于思维方式,不同思考方向,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在公司中,产品经理的职责是思考产品的用户是哪些?思考产品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思考产品的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等等,这种更多是面向结果去思考问题。
程序员的职责是如何把产品搭建起来,如技术栈要怎么选?Python 或 Java ?数据库要什么类型数据库?等等,这种更多是面向过程去思考问题。
今年加入一些圈子,看到一些大佬的分享,也很荣幸能跟一些大佬一起共事。大佬的一些分享,甚至是一句金句,能让我如沐春风。
自己内心不禁感叹到:编程能赚钱,编程之外世界也是精彩万分。
懂技术,懂编程是一种优势,如果能利用这种优势去解决已存在的痛点问题,会有新的天地。想想当技术思维遇上产品思维,这两种思考碰撞在一起,一定会有精彩的火花出现。
如果自己懂技术,又是短视频制作和运营者,想要快速挖掘出竞品对手情况和研究竞品策略,但市面上工具功能不完善或者收费太贵,可以自己尝试针做个小工具出来。如果工具确实 ...
技术人如何突破能力边界?
近来一段时间,我在跟一些朋友交流过程中,又接触到新的领域,又学到新的知识。
于是乎,我每天花大量时间恶补这方面的知识,忙到忘记我还有一个公众号。
正好趁着这次回归机会,谈谈技术人如何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
在职场上,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用技能,另一种是专业技能。
1.通用技能通用技能是不区分岗位,普遍人都具备的能力
1-1.沟通能力工作是讲究协同合作,这离不开跟别人打交道。
比如向领导汇报工作,跟同事一起讨论技术方案、跟客户合作等,那么沟通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沟通能力不仅是表达自己想法,而且聆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听就安安静静地听,不轻易打断别人,等别人说完再发言。
说,其实是让别人跟着自己思路走,核心是自己条理清晰。沟通能力归根到底是跟人打交道,想提高可以学习一些沟通技巧。
1-2.独立思考能力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学习时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他们遇到问题了,求助于周围人和网络,觉得都有道理却很难取舍,如果得到的几个建议有冲突就更迷茫了。
你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看问题总有自己的见解,并且独到深刻;
这两种人的差距是独立思考能力。
分享自己一个练习独立思考的 ...